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7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增速比10月份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主营活动利润6816.5亿元,下降1.8%。
完成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和户籍改革,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立土地财产税制度。基本确立两种土地所有制权利平等、市场统一的现代土地制度和以规划和用途管制为手段的现代土地管理体制。
将国有资本收益普遍上缴比例上调5%-10%等。在这份报告中,提出六大重点突破领域和三大实施阶段的改革任务实施方案建议。夏杰长表示,在第二阶段中,实施包括开征遗产税夏杰长表示,在第二阶段中,实施包括开征遗产税。在全国范围能推行渐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将国有资本收益普遍上缴比例上调5%-10%等。在报告中,最后一个阶段,为2019-2020年。2003年12月,国务院决定成立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由于东北三省的资源枯竭城市占有很大比例,有关资源城市的政策调研就此在政府层面正式展开。
周建平透露,2014年1月起,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委,将以定量方式每年对衰退型城市的财政资金运用进行评估。资金缺乏制约着资源城市的转型。二是准备金征收后由谁支配?企业和地方政府各执一词。一位接近政府决策层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透露,准备金制度的建立面临两大障碍:一是面向资源性产品征收准备金,将推高资源产品价格。
12月13日,《规划》牵头部门、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独家专访并透露,发改委正在会同其他相关部委加紧推出资源型城市准备金制度和试点,并将在2014年出台针对四类城市的分类指导意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参与了《规划》方案起草,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上述69个城市中,每个城市每年得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约1亿-3亿元。
胡魁参与了上述两个调研组。本世纪初,一些资源型城市相继出现群体性事件,例如辽宁杨家杖子矿2.27群体事件、抚顺工人堵铁路,白银工人堵国道事件等。据周建平介绍,发改委正在依据《规划》的内容,抓紧制定针对四类资源型城市的分类指导意见,并有望在2014年出台,分类指导意见将对每类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约束机制进行细化,并设计评价制度对每类城市进行考核。政策下一步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国务院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座资源枯竭型城市,每年给予一定比例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其转型发展,截至2013年9月底,中央财政累计拨付给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移支付资金达631亿元。
先知先觉的城市就去申报了, 原中国矿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魁说,很多城市还会为获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牌子庆祝一番。周建平表示,目前发改委希望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同年12月14日,国务院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将阜新市确定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此次《规划》公布的衰退型城市延续了原国务院界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仅将盘锦和孝义转入再生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减少为67个。
2002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成四矿问题专题调研组,调研其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破除顽疾资源型城市面对矿竭城衰无能为力,在发展经济学中将其命名为资源诅咒。
其含义是指,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低于资源贫乏的地区,还易导致收入差距扩大、腐败和寻租活动盛行等社会问题。2010年10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决定编制《规划》,《规划》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十二五期间报国务院审批的专项规划整体预案》,希望有效遏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并将所有资源型城市统筹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矿,即指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他指出当时有400个矿山面临闭坑威胁,并将直接影响300万矿工和近1000余万家属的生活。而地方政府则担心,准备金交由企业支配,在城市资源枯竭后企业移出,资源城市的生态改善和产业转型无法落实。按照初步的政策设计,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主要由资源型企业在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专门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2003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何鲁丽,带领民革中央调研组进行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考察,随后将调研报告递送中央参政议政。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开发始于计划经济时期,开发形式粗放,计划经济时期开发企业的利润和折旧资金大部分上缴中央财政,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有限,历史欠账日益积累。中国政府逐步将资源诅咒这个发展经济学的命题纳入管理范畴,但最大的障碍就是各种力量的博弈
产能过剩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断的投资。但是长期的实施这样的政策,现在有造成了中国经济运行中很大的困难,从目前来看有点大困境,一个是产能过剩,一个是贸易的波动和结构失衡。
此外,张曙光还指出,发展对外投资,产能过剩的问题有很多地方就可以缓解。但是今年的7-9月份工信部三次发文,要解决16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了十年,增加了几倍。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增长,现在的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投资的问题,投资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在钢铁是形成需求的,是拉动增长的,但是转过来以后投资一旦建成投产就会变成生产能力,就会增加供给,所以投资的过快增长是加剧产能过剩很重要的原因。
从目前的一些数据来看,我们整个的工业制造业产能的利用率是78%,20%多的产能没有被利用,这里边比较严重的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和船舶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1%-75%。他认为,就拿钢铁来说,咱们这些年的投资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之下,今年为了保增长,大家知道广东的湛江钢铁项目几年前就批了,但是今年已经上马了,在过剩的情况下产能还在继续扩张。他认为,十年以前,2004年曾经出台要解决三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包括钢铁,水泥和电解铝。对于当前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张曙光表示还是投资造成的。
但是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在2014年观察家年会上,分析指出经济增长一靠投资,二靠出口产能过剩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断的投资。
但是今年的7-9月份工信部三次发文,要解决16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了十年,增加了几倍。但是长期的实施这样的政策,现在有造成了中国经济运行中很大的困难,从目前来看有点大困境,一个是产能过剩,一个是贸易的波动和结构失衡。
从目前的一些数据来看,我们整个的工业制造业产能的利用率是78%,20%多的产能没有被利用,这里边比较严重的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和船舶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1%-75%。他认为,十年以前,2004年曾经出台要解决三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包括钢铁,水泥和电解铝。
此外,张曙光还指出,发展对外投资,产能过剩的问题有很多地方就可以缓解。他认为,就拿钢铁来说,咱们这些年的投资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之下,今年为了保增长,大家知道广东的湛江钢铁项目几年前就批了,但是今年已经上马了,在过剩的情况下产能还在继续扩张。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投资的问题,投资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在钢铁是形成需求的,是拉动增长的,但是转过来以后投资一旦建成投产就会变成生产能力,就会增加供给,所以投资的过快增长是加剧产能过剩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在2014年观察家年会上,分析指出经济增长一靠投资,二靠出口。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增长,现在的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对于当前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张曙光表示还是投资造成的
总资产中存货比例激增,表明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此外,中国国家净资产增加额持续小于当年GDP,表明并非全部GDP都形成了财富积累。
报告中发现,中国国家净资产在2011年已超过了300万亿元。报告同时指出,国家整体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债务风险相应提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